当前位置:详细信息

兴安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兴安盟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3-01-09 10:16

字体大小:A+ A A- 分享: 打印

  2022年,兴安盟人社局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人社厅和兴安盟委、行署各项工作要求,采取项目化管理措施,统筹推进“五项工程、三项行动”和“人社领域突出问题系列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质增效,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就业创业工作】全盟城镇新增就业7712人、完成任务的11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733人、完成任务的115%,失业人员再就业4984人、完成任务的249%,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5477人、完成任务的120%,农牧民转移就业99771人、完成任务的111%,其中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78958人,完成任务的113%。一是创新工作举措,拓宽就业渠道。采取项目化管理措施,推进就业创业扩容提质。实施“兴安零工市场”培育工程,年初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打造规范化线下零工市场15个,开发线上平台2个,采集发布灵活就业信息2.4万条,促进零工就业5842单,有效破解灵活就业人员“找活”难题。实施“兴安创业园”集群建设工程,培育新园区9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218万元,完成发放任务的102%,入驻孵化企业279个,带动就业2282人,19个盟级创业园进一步提质增效。开展“技能中国在兴安”专项行动,聚焦最有潜力、就业需求大、外向型行业和地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3261人、完成任务的116%,新增技能人才10040人、完成任务的112%,高技能人才培育2258人、完成任务的167%,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894人、完成任务的149%。二是落实惠企惠民政策,稳定就业岗位。社会保险“缓、返、降、补”等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全盟缓缴企业养老、工伤保险1079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补贴2651.22万元、惠及企业1421户;分别减收失业、工伤保险费3560万元、1254万元;发放留工、扩岗、技能提升补贴2100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368人,认定零就业家庭34户、帮扶就业34人。不断加大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累计为1867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2043万元,为1644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补助金756万元。三是优化就业服务,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组织开展“新春云服务招聘月活动”“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暨重点就业群体”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1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8万个,达成就业意向8878人次。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完成事业单位招聘1440人,项目生、青年见习、中小企业人才招募储备提供岗位1400个,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6%。推进“一地一品”劳务品牌建设,开展农牧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就业服务,兴安草原绣娘白晶莹荣获“全国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荣誉称号。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全程精准帮扶机制,脱贫人口就业23573人,完成任务的109%。

  【社会保障工作】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扩面专项行动,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低问题”专项整治,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国家级统筹、工伤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工作,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引导进城务工农牧民、灵活就业等群体早参保、早缴费。目前,全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13.61万人,年度扩面44052人、完成任务的130%,养老保险常住人口覆盖率94.86%;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待遇53.88亿元、预计年底发放73.84亿元,养老待遇实现18连涨。其中,城镇职工参保39.71万人、完成任务的104.7%,城乡居民参保73.9万人。全盟失业保险参保9.88万人,完成任务的101%。全盟工伤保险参保14.11万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02%,新开工工程项目参保率100%。在局机关调整增设基金资金监管科,深化基金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和挪用贪占社保资金的违法行为,社保基金运行管理进一步规范。

  【人才人事工作】盟高级技工学校被评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圆满承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国赛14进5集训选拔赛。高技能人才培育953人、完成自治区任务的119.1%。全盟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8.76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5.63万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30%。全盟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5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占比为 27:38:35。人才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制定《盟人社局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措施》,编制全盟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清单,建立专技、高技能、企业经营管理等八类人才库收录人才信息5.78万人。完成5164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认定工作。推荐13名先进个人、1个先进集体参加自治区杰出人才奖、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第六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评选。开展“广纳英才、智汇草原”专项引才活动,收集整理35家企事业单位169人的人才需求计划,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荐20名硕士级别的优秀人才。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完成124个涉改事业单位2442人转隶和110家事业单位岗位重新设置工作。统筹推进2021年全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完成“三科”及其他教师招聘384人,配合卫生系统完成医护人员和中小学校医公开招聘145人。完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全盟事业编制46101人,管理工作逐年规范。

  【劳动者权益保护】全盟在建工程项目95个,政府投资项目38个,社会投资项目57个,涉及农牧民工3896人,设立应急周转金4100万元,缴存工资保证金14590万元。2020年度全区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考核盟进位B级前列。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反映线索问题共1305件,办结率100%。信访交办案件66件,已全部办结。受理“12345”市域治理平台转办案件405件,结案367件,为1610名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5510.92万元。全盟劳动监察共检查用人单位637户,涉及劳动者10299人。审查用人单位报送书面材料325户,涉及劳动者人数5189人。受理欠薪投诉案件15件,涉及人数125人,金额319.46万元,结案率100%。案件数、人数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5%、58.33%和23.38%。狠抓劳动关系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全盟认定和谐劳动关系单位86家。推行劳动用工网上备案制度,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全盟应备案企业3846家、备案率100%。采取分地区集中培训方式,圆满完成209家部级样本企业和94家区级样本企业的国家薪酬调查工作。狠抓信访调解仲裁工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8.3%、调解成功率64%、仲裁终结率77.7%,均高于自治区考核指标要求。

  【公共服务能力】全力推进人社系统“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盟前台统一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全面运行。12333使用用户超过42万、年度新增15万,12333电话服务平台接听数量累计7.6万余条。全盟人事人才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社保卡制作141.9万张、覆盖率达到98.4%。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和“四办”工作,巩固优化营商环境成果,认领和梳理事项175项,承诺时限压缩比73%,即办件占比54%,网办占比97%,全程网办占比63%,各项数据均高于自治区标杆地区平均值,政务服务好评率达到98.4%,超额完成全区95%考核指标。

  【大事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我盟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技能技艺传承,加快乡村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6月26日,兴安盟人社局联合乌兰浩特市人民政府、扎赉特旗人民政府、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和盟委组织部、盟乡村振兴局等8个部门举办兴安盟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盟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以及自治区人社厅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开幕仪式。本届大赛围绕全盟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参考全国、全区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设置及竞赛技术规则,共设置农牧业技术技能、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无人机驾驶、电子商务、手工艺制作和旅游服务等七大类14个比赛项目,根据竞赛项目举办场地、设备仪器等赛制规范要求和兴安盟实际情况,在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一个主赛场,在乌兰浩特市和扎赉特旗设置两个分赛场。

  为切实发挥大赛培育全盟乡村技能人才“孵化器”作用,参赛人员报名条件限定为盟内农村户籍农牧民及返乡创业人员。经过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精心组织筛选,全盟报名参赛选手共有246名,最大参赛选手年龄60岁,最小参赛选手年龄18岁。本次职业技能大赛是历年来,参赛人员积极性最高、最接“地气”的一届大赛。同时,为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赛创新观赛方式,对开闭幕式和比赛项目均开设“云观赛”,公众可以通过“兴安智慧手机台直播”等网络平台,足不出户观看比赛,为参赛队员加油喝彩。比赛当天,兴安就业抖音直播平台开播81分钟,在线观看人数超过6千人。

  本次职业技能大赛是自《兴安盟乡村工匠培养工程》实施以来,首次开展“以赛代评”工作。依据《兴安盟“乡村工匠”认定办法》,对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56名参赛选手直接授予兴安盟“乡村工匠”荣誉称号,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者技能提升、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劳动创造精彩人生,时代呼唤大国工匠!经过大赛比拼,参赛选手的职业技能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大赛的举办也将在全盟进一步营造“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学习技能人才、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加快全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步伐。

上一篇

下一篇